学霸中文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字典

纕字的意思

纕朗读
读音xiāng,rǎng
拼音xiang,rang
注音ㄒㄧㄤ,ㄖㄤˇ
部首糹部 异体字 ?
总笔画23画 结构左右 简繁对应 五笔XYKE
部外笔画17 仓颉VFYRV 郑码ZSER 四角20932 电码8994
笔顺读写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竖提、撇、捺统一码7E95 - 39904

英汉翻译

belt

基本解释

xiāng

1. 佩带:“解佩纕以结言兮。”

2. 马腹带。

rǎng

1. 捋袖露出手臂。

2. 束衣袖的绳索。

3. 丝纷乱。

康熙字典

xiāng

纕【未集中】【糸部】 康熙筆画:23画,部外筆画:17画

《廣韻》息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思將切,音襄。《說文》援臂也。《玉篇》帶也。《屈原·離騷》旣替余以蕙纕兮。《註》佩帶也。

《廣韻》馬腹帶。《晉語》懷挾纓纕。

《玉篇》收衣袖絭。

《集韻》如陽切,音。義同。

《集韻》蘇郞切,音桑。《類篇》緗,淺黃也。,或从襄。

《集韻》汝兩切,音壤。《類篇》絲棼也。

|rǎng

纕【未集中】【糸部】 康熙筆画:23画,部外筆画:17画

《廣韻》息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思將切,音襄。《說文》援臂也。《玉篇》帶也。《屈原·離騷》旣替余以蕙纕兮。《註》佩帶也。

《廣韻》馬腹帶。《晉語》懷挾纓纕。

《玉篇》收衣袖絭。

《集韻》如陽切,音。義同。

《集韻》蘇郞切,音桑。《類篇》緗,淺黃也。,或从襄。

《集韻》汝兩切,音壤。《類篇》絲棼也。

|

纕【未集中】【糸部】 康熙筆画:23画,部外筆画:17画

《廣韻》息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思將切,音襄。《說文》援臂也。《玉篇》帶也。《屈原·離騷》旣替余以蕙纕兮。《註》佩帶也。

《廣韻》馬腹帶。《晉語》懷挾纓纕。

《玉篇》收衣袖絭。

《集韻》如陽切,音。義同。

《集韻》蘇郞切,音桑。《類篇》緗,淺黃也。,或从襄。

《集韻》汝兩切,音壤。《類篇》絲棼也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纕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

援臂也。从糸襄聲。汝羊切

说文解字注

(纕)援臂也。援臂者、㩊衣出其臂也。王制。四方。臝股肱。注云。謂擐衣出其臂脛。蕭該云。擐當作㩊。擐是穿著之名。非出臂之義。陸德明曰。擐舊音患。今宜音宣。依字作㩊。字林云。㩊、㩊臂也。先全反。玉裁按援㩊古今字。㩊、俗又作揎。鄭作擐猶許作援。二聲古同耳。字書、韵書有从?聲之字。今以詛楚文石刻攷之。其云亦應?皇天上帝及大沈久湫之幾靈德賜?劑楚師。釋爲爰、釋爲援皆可。董云古受字。非也。援臂者、援引也。引褎而上之也。是爲纕臂。襄訓解衣。故其字从襄糸。今則攘臂行而纕臂廢矣。攘乃揖讓字。从糸。襄聲。汝羊切。十部。廣韵攘臂平聲。

纕的方言汇集

◎ 粤语:soeng1
◎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 siong1 [梅县腔] siong1 [台湾四县腔] siong1 [客英字典] siong1 [客英字典] jong2 jong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