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即事

端午即事朗读

五月五日午,赠我一枝艾。故人不可见,新知万里外。

丹心照夙昔,鬓发日已改。我欲从灵均,三湘隔辽海。

译文

五月五日是端午节,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。死者却看不见,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。

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,现在已经白发苍苍。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,三湘相隔的比较远。

注释

即事:就眼前之事歌咏。

故人:古人,死者。

新知:新结交的知己。

丹心:指赤红炽热的心,一般以“碧血丹心”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。

夙昔:指昔时,往日。

灵均: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,含有“屈”字的意思。在这里指屈原。

三湘:指沅湘、潇湘、资湘(或蒸湘),合称“三湘”。也可以指湖南一带。

隔:间隔,距离。

辽海: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。

  文天祥德祐二年(1276)出使元军被扣,在镇江逃脱后,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。为了表明心志,他愤然写下了这首《端午即事》。

 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,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,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“丹心照夙昔”的壮志。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。

文天祥
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光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 ...

文天祥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惆怅昨宵梦,千思与万思。黄河流入海,岂有上天时。

()

煌煌桴鼓引双旌,道是天孙大礼成。金镜南飞光欲半,银潢西去寂无声。

佳期一夕人谁见,别思千年恨未平。最怪河东五星丽,应嫌抱拙要中更。

()
石介

邻家不选翳,翳无救病术。

朝一翳工人,暮一翳工出。

()

蛟龙作云雨,蜉蝣出以阴。小大各有适,胡然愁予襟。

架插千卷书,壁挂无弦琴。希贤复希圣,视古犹视今。

()

分手暮江寒,徘徊立马看。

寻常相见易,倍觉别离难。

()

岚里人家满,远栖人外闲。

与君坐芳草,随意望南山。

()